美国共和党资深参议员约翰·麦凯恩8月25日逝世,享年81岁。他的葬礼9月1日在华盛顿举行,麦凯恩106岁的母亲罗贝塔(Roberta)出席送儿子最后一程。 罗贝塔曾在多年前失去过麦凯恩一次。 1967年,时任海军飞行员的麦凯恩驾机飞越越共领空时遭击落。 一开始,传回美国的消息是“无人生还”,噩耗令罗贝塔一度历经丧子之痛。 事后,消息传来,儿子仍存活于世,只是成为战俘,囚禁在河内。 这令罗贝塔有失而复得的感觉,她回忆说,“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消息”。 ![]() 在麦凯恩成为越战战俘期间,她被迫与儿子离别。当时离别期6年。 这一次的“得而复失”,是她“第二次”失去儿子,也是最后一次。 ![]() 麦凯恩在政坛上的“独行侠形象”有一半遗传自母亲。 罗贝塔88岁时曾挑战横跨欧亚的长途旅行,中途遭租车公司以年纪过大为由,拒绝租借车辆给她,她索性直接买辆车继续旅行。 这一次,她拖着中风后的步伐,出席在华盛顿州、马里兰州两地举办的追思会,以最传统的方式,送别昵称“强尼”(Johnny)的次子最后一程。 ![]() 麦凯恩曾赞美母亲一生都在努力活出自我、享受人生,是名坚强而果决的女性。 不过,对麦凯恩影响最大的人,或许是他父亲老麦凯恩(John S. McCain Jr)。在麦凯恩记忆中,父亲是怀有远大志向的军人。 他曾说,“急性子、热爱冒险、力求为国奉献”是他们家族的三种基因。 ![]() 后来,老麦凯恩步其父亲脚步,成为海军上将,这才有了后来一家三代均荣任海军上将的世家传统,以及后来的参议员麦凯恩(三世)。 每当老麦凯恩驻军地点更动,他们的住所就必须随之迁移,一家人的足迹遍及夏威夷、巴拿马、康涅狄格和弗吉尼亚等地。麦凯恩就出生于巴拿马运河区的美军驻地。 二战期间,老麦凯恩长期驻扎西太平洋,夫妇俩后来也因此与蒋介石夫妇私交甚笃。 1960年代,美国决定派遣舰队巡弋台湾海峡,是由当时即将离台、转任太平洋司令部指挥官的麦凯恩当面转告。 小麦凯恩对台湾的支持也深受其父影响。 ![]() 是是非非麦凯恩,也算是一个时代的人物。 百岁老母亲活得再怎么特立独行,也终究要面对人生中的无常。(完) |
|手机版|小黑屋|福清土友圈论坛网(www.wx777888.com)是福清本土综合性门户网站,也是城市生活消费门户平台,是福清人了解福清本地民生,交友,结婚,育儿,买房,装修等福清门户站
( 闽ICP备16005350号-2 )
GMT+8, 2025-4-4 02:57 , Processed in 0.065695 second(s), 39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